
当帕金森病尚未表现出明显运动异常时,人体汗液中已悄然出现疾病的早期信号。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开发出一种新型可穿戴汗液监测系统,将原本在实验室进行的检测技术直接集成于皮肤表面,实现了对帕金森病的早期追踪与个性化管理的重大技术进步。
目前,帕金森病的临床诊断主要依赖患者出现震颤、僵直等运动症状后的综合评估,这一方式往往使干预时间滞后,错过最佳治疗窗口。而新型可穿戴设备则通过持续监测汗液中左旋多巴、抗坏血酸和葡萄糖等关键生物标志物的变化,能够在疾病尚未引发明显运动障碍的阶段即识别出异常信号。
该系统采用仿生微流控结构设计,即使在人体处于静息状态时,也能高效采集微量汗液。结合铜基复合纳米花材料,显著增强了酶传感器的灵敏度与长期稳定性,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使用者佩戴该设备后,采集到的数据可实时传输至移动终端,通过专用界面动态展示各项生物标志物浓度的波动情况。
在实际临床测试中,该系统所得数据与标准帕金森病情评估量表高度一致,不仅能准确反映疾病的发展程度,还可用于评估药物治疗效果,为个体化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该技术平台具备良好的扩展潜力,未来有望应用于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等多种慢性病的长期监测,构建覆盖多病种的无创健康预警体系,推动疾病管理向更早、更精准的方向发展。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可穿戴汗液监测实现帕金森早筛https://smartwear.zol.com.cn/1018/10187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