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细分市场 迭代周期
回顾2014年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历程,有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正日益得到重视——在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均过于强调运动追踪功能的同时,智能手表加入了原本始于手环的心率监测,智能手环又加入了时间显示和通知提醒,如此往复导致二者的重叠度过高。
手表手环重叠度过高
手表与手环的“互补行为”引爆了消费者对产品的性价比以及“优越感”的争论。缺乏刚需、毫无新意的智能手表与多年来改观依然不大的智能手环由此展开了一场内对内的战争。
2015年即将来临,如何让手表与手环细分市场则成了当务之急。在笔者看来,智能手环本身的设计风格便流露着运动与青春的气息。因此,智能手环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应该通过增加传感器种类,提升硬件规格,从而挖掘更深层次的运动功能。同时,将产品尽量做到轻量化,让用户佩戴起来无负重感。
提升硬件规格虽好,但手环仍需轻量化(图片来自The Verge)
而对于系统更加完善、外观更显正式或时尚的智能手表,我们可以将重心由运动追踪转移到第三方APP研发以及社交功能上。但这也不意味着要完全放弃运动功能,厂商只需在挖掘用户刚需的同时尽量保持与智能手环的差异化。
此外,由各大豪门所驱使的,产品的迭代周期过短也成为了今年另一个突出问题。拿三星举例,在今年前后共推出了Gear 2、Gear 2 Neo、Gear Live以及Gear S四款智能手表。尽管前三款仅仅是为了细分价格与OS,但每隔半年不到的新品发布也让消费者一度怀疑每款新品是否仅仅是毫无诚意的试水之作。
圆形表盘虽好,怎奈体积厚重、定价过高(图片来自Engadget)
没错,某些厂商在这一年中做了很多次尝试。有的将手表从方形设计改变为圆形设计,却因体积厚重、定价过高而依然无人问津;有的则自作聪明地以独立通话、3G上网为噱头,却因续航能力过低、操控性难度大而惨遭消费者遗弃。
相信这些厂商在将弯路走绝后终能有所反思:频繁迭代断然不可取,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一心一意地做好产品才能顺应可穿戴设备的发展趋势。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