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日本米价持续上涨的态势引发了广泛关注,民众生活压力剧增,市场也出现诸多乱象。据国外媒体报道,日本超市米价已高达4206日元,且连续13周上涨,这一局面让不少日本网友直呼“吃不起大米”。
日本农林水产省4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24至30日,日本全国超市销售的5公斤大米平均价格达到4206日元(约合人民币208元),这一价格已是去年同期的两倍以上。更为严峻的是,该平均价格比前一周还高出约10日元,且已连续13周呈现上涨趋势。尽管3月下旬起日本政府储备米开始在门店销售,但这一举措目前并未对米价下降起到明显效果。
米价高涨的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自2024年夏季以来,极端高温天气导致大米歉收,成为米价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高温影响了大米的生长和产量,使得市场供应减少。而去年8月,气象部门发布日本东部太平洋南海海槽发生大地震可能性增高的警示,这一消息引发了民众的恐慌,纷纷囤积大米,一度出现“大米荒”。尽管随着新米上市,“大米荒”有所缓解,但米价却依然居高不下。
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场乱象也层出不穷。一些米商为了谋取私利,将原本应提供给政府的储备米高价转卖,不惜缴纳违约金。农林水产省通报,7家企业因未履行合同要求向政府交付约2000吨储备米,受到处罚。这种行为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也进一步加剧了米价的上涨。
米价的持续上涨,给日本民众的生活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大米作为日本人的主食,价格的飙升意味着家庭食品支出的大幅增加。不少日本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担忧,有人表示“现在吃大米都成了一种奢侈”,还有人调侃“以后只能吃面包过日子了”。
对于日本政府来说,如何稳定米价、保障市场供应,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政府需要加强对大米市场的监管,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另一方面,也需要采取措施增加大米的供应,如鼓励农民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生产技术等。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日本米价飙升,民众直呼“吃不起”https://smartwear.zol.com.cn/971/9710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