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苹果后发先至 谷歌止步不前
相比于UI、交互以及通信这些在第一时间面向用户的体验要素,Apple Watch和Android Wear的系统服务要显得抽象、遥远得多。不过笔者还是依然无法免俗地将二者进行对比,因为这将是一个考量用户黏性及设备前景的重要指标。
Apple Pay(图片来自appleigeek)
随着近场通讯技术(NFC)的普及,意味着以智能手表为主导的移动支付时代正悄然来临。自搭载了Touch ID指纹解锁技术的iPhone 5S问世起,苹果就凭借着Apple Pay的服务全面布局移动支付领域。作为一款不只在手边,更在手腕上的可穿戴设备,Apple Watch无疑将成为Apple Pay的最佳载体。
Apple Watch的安全支付体系较为严谨(图片来自推酷)
在支付安全上,红外传感器的加入使得Apple Watch能够识别用户的佩戴与否,并在每次摘取后重新开启密码或Touch ID验证。如此一套细致、缜密的方案有效避免了电子银行被窃的隐患。此外,Apple Pay在赢得了国内外商户及信用卡供应商支持的同时,还衍生出了诸如酒店房卡一类的生活型服务,进一步提升了Apple Watch的便捷性。
Google Wallet缺乏合作商群,推广失利(图片来自extremetech)
反观已在可穿戴领域活跃了近一年的Android Wear,谷歌似乎对移动支付并不感冒。从Google Wallet项目的无奈搁浅我们便可看出,这家专注于技术的科技帝国似乎仍未意识到移动支付将为可穿戴设备带来多么可观的用户基数与商业价值。若错失了这一机遇,谷歌丢掉的或将是整个Android Wear的未来。
HealthKit将为Apple Watch带来更加完善的健康功能(图片来自DailyTech)
此外,Apple Watch的HealthKit健康数据服务也全面领先于Google Fit。在运动监测功能上,尽管Apple Watch和绝大多数的Android Wear设备同样搭载了加速度计以及心率传感器,足以完成对计步及心率等数据的追踪,但率先与全球各地医疗供应商合作的苹果能够为用户带来更多用于改善健康的指导性建议。
小结:尽管Android Wear的出现要早于Watch OS,但在系统服务上,一再模仿苹果的谷歌则沦为了不折不扣的后来者。随着Apple Pay、HealthKit等平台的进一步完善,未雨绸缪的苹果足以让Apple Watch在同类市场中令竞争对手望尘莫及。
推荐经销商